按屬性分,觀賞魚疾病可分為傳染性魚病、侵襲性魚病和生理性魚病三大類。
(1) 傳染性魚病 由植物性病原體( 病毒、細菌、真菌、單細胞藻類等) 引起的疾病,通稱傳染性疾病,又稱微生物病。這類病流行廣,暴發快,死亡率高,在魚病中占重要地位。例如,細菌引起的腸炎病、爛鰓病,真菌引起的水黴病等。
(2) 侵襲性魚病 由動物性寄生蟲( 原生動物、蠕蟲、環節動物、甲殼動物等) 引起的疾病,通稱侵襲性魚病,也叫寄生蟲魚病。這類疾病對觀賞魚危害也極大。例如,原生動物引起的隱鞭蟲病,小瓜蟲寄生到魚的體表和鰓上引起的白點病( 也稱小瓜蟲病) 。
(3) 生理性魚病 由於受水體中各種生物和非生物的不良影響( 如不良的水質、機械損傷、水溫變化、營養缺乏、化學物質引起的中毒、生物引起的中毒等) 而發生的疾病,稱為生理性魚病。這類疾病也會引起魚類死亡。例如,水質過肥、含氧量過飽和而引起的氣泡病,水溫不適宜引起的凍傷、感冒等。